节水灌溉无线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规范
联系我们   Contact
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
高效节水灌溉 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

2017-07-05

“水省得很。”6月21日,浇完水稻的返青水,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董允坝村四组村民许泽芳惬意地端着水杯,看着田里的秧苗。自2014年以来,当地开始采用高效节水灌溉系统,“要好多就浇好多,不得浪费。”

省农水局规划,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省将完成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250万亩。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如何建、如何管、如何用?近日,记者走访泸州、攀枝花和绵阳等地,试图寻找其中答案。

□本报记者 王成栋

如何建?

主干管网以政府投入为主支线管道受益户投工投劳

监测显示,我省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.45,低于全国的0.51。换言之,在四川,每100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中,有55立方米被浪费掉。究其原因,在于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。而密封的PE管,正是破解之道。

但PE管每米管道建设成本约100元,资金来源成难题。对此,各地都在进行探索。

在泸县,当地每年整合财政、农林、水务、国土等涉农资金2000万元,以千亩为单位,集中连片推进PE管建设;在攀枝花,每年整合涉农资金近亿元,以整村或整乡镇推进方式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……

此外,两地还坚持一个原则:耗资巨大的主干管网,以政府投入为主,确保主干工程工艺化;直通田间的支线管网和灌水器材由受益的农户承担。例如,在攀枝花,当地在修建支线管道时,采取农户预交保证金方式,激励农户投工投劳;农户按投劳份额把保证金交到村组,完成则全额退还,反之则用保证金请他人代为投工。

如何管?

干线购买社会服务支线村组联户管理

建好的管网,如何管?在全省最早的节水灌溉试点区——米易县草场乡,采用了干线购买社会服务、支线村组联户管理模式。简单而言,就是输水管线中的主干线由管理员负责日常维护、销售厂家负责管道更新改造,支线管道以下由受益农户自行管理。

村民刘洪国说,在2011年修建输水管道时,作为受益人,自家田里的60多米输水管道全是自己出钱购买并参与安装的。如今,这些管道的管护工作也由他来负责,“隔三五天就要看一下。”

此外,刘洪国还是村民们选举出的10名管理员之一,负责村里近3000米公用管道的维护。他的工资,由村民按各家实际灌溉面积均摊,执行标准是每亩地每年42元。

此外,考虑到主干线折旧速度较快、维修养护技术要求高等因素,米易县还与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器材厂联系,在全县4个乡(镇)设立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点。依托服务点,建立干线管道的更新改造体系,对应的支出进行公示后,平摊入下一年度的水费中。

如何用?

技术手段加上价格手段打通节水“最后一公里”

拥有高效节水灌溉设施,也并不一定能实现节水目标。“如果没有配套手段,农户同样可以无节制灌溉。”在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看来,让节水灌溉设施真正实现节水,必须打通高效节水灌溉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而配套手段,正是农业综合水价改革。前述负责人说,唯有技术手段加上价格手段,才能让高效节水灌溉不是“看起来很美”。

绵阳市游仙区于2013年启动农业综合水价改革试点。同时,这里也是我省最早推行分类水价、超额累进加价的地区之一。在当地,粮食作物用水价格为0.17元/立方米,经济作物、养殖业用水价格为0.2元/立方米。

超额累进加价方面,每亩每年设定400立方米的用水定额,年终核算时,农户每亩节约用水量在50立方米以内,每立方米可享受0.02元优惠;每亩节水50立方米以上的,每立方米可享受0.04元的水价优惠。反之,超出计划用水量者,则需要承担更高的水价。

据了解,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以来,游仙区每年节约农业用水量近1000万立方米,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大小。

文章来源:东方网/灌溉网

声明: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他媒体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如涉及到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:ancservice@anctech.com.cn,我们将即时更正,谢谢!